其他

月薪两万,就能过你想要的生活了吗?

2017-08-18 蛀牙 新京报书评周刊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打算攒够多少钱才开始你的理想生活?


就在前几天,微博上有一条博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微博原文,当天引起热议之后已经被原博主删除,此为网友截图


这个故事引起了一番热议。评论里看法多样,有关于恐婚不生孩子的,有赞同表达对现状不满的,还有一大批人考究起月薪两万能不能这么“玩”,买不买的起一线城市的房,哪来这么多假期的,甚至各种现身说法的......总之,这个小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文中关键人物是这位月薪两万、有房有闲、时不时出去旅游,心血来潮就来场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的“姐姐”。原博主言词里面的羡慕之意,可能同很多人是一样。且不论是不是编的,这样的故事在网上并不少见,但我们总能被它们刺激到:观人观己,不免心下暗暗比对一番,就这“月薪两万”还能过得如此“完美”,不单单有条件的(月薪达两万的)看不过眼,条件不够的也要一起质疑一番。


这些抱有“怀疑”心态的人,看后不免让人思忖:生活在当下,想要过上理想生活需要多少月薪?需要多少条件?而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都无法做到这样“为自己而活的生活”?



撰文  |  蛀牙 


生活永远在别处

你羡慕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令人羡慕的生活?


虽然在具体细节上有出入,但是这样的生活普遍具有以下特性:自由的、随性的、无忧无虑的......


因此没有工作时间限制,频繁旅游,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生活肯定能被归为其中,并且引来大批羡慕。以前在台湾交换,一位老师以担忧的语气说,现在台湾的年轻人好多都只想着毕业以后开间民宿。事实上,还真有不少人同样有这样的想法,选择包含但不限于开民宿,还有开咖啡馆、开花店、开蛋糕店等等,总之是一批看起来小资且安逸的梦想。


同样的,逛旅游、时尚、美食公号或网站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评论:羡慕博主这样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赚钱,同时感叹自己当下的无奈。事实上,与其说我们在羡慕这样的生活,不如是羡慕这样的工作。这类工作没有我们认定的关于工作的种种“限制”,工作内容看似也是我们闲暇时才会做的事情,因此看起来总是自带“轻松愉悦”的光晕。


这种认知实际上存在两个误区。第一是对“令人羡慕的工作”的误区:对这种生活大多数人并未亲身经历过,而当每天疲惫时浏览着别人的生活,不自觉萌生一种强烈羡慕的感觉。这种情况就像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里说的,看一本游记,我们会看到旅行者写着“旅行了一下午到了XX”,但是如果要完整的叙述这一下午的过程,难免叙述者会恼怒,听者或看者也会厌烦。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恰恰都是完整叙事模式,而他人的生活却是“游记”模式。


《旅行的艺术》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南治国 / 彭俊豪 / 何世原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再有一个对“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的误区:对生活的评价不等于对工作的评价。导致二者边界模糊的原因在于,工作提供了生活的物质基础,并且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关系是决定性的。


讨论到工作、收入和理想生活之间的关系,很多人的想法是要等有钱之后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一定要做能迅速挣钱的工作。当然,工作无疑是一件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但如果为了金钱将就,消耗的却是对生活更广义的认知。


今天如果有人对社交平台那些各式各样“博主”进行分析,会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将这份职业品性和个人生活融为一体,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质感的人。这样的人生固然让人羡慕,但这只是表象,我们羡慕的实际可能是那些我们并不拥有的可能性:他们能够有勇气不断去尝试,并活成令人羡慕的样子。


想过的生活

它和金钱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


有人会质问,你说的我都懂,但是如果吃不饱的时候,请问要喂自己吃“意义”吗?因此月薪两万能不时旅游、逛吃,甚至还有市中心的房子这种设定对评论区中的看客就是莫大的刺激,纷纷举例说明即使不婚无孩,月薪差不多或者更高也过得紧巴巴。


这种金钱焦虑并不少见,前段时间刚刚引发热议的《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就暴露了许多家庭对于教育花费的无奈。有媒体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人金钱观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大部分人不善理财,却习惯存钱。这种金钱观,反映了当下大多数人依赖金钱所带来的安全感。我们需要比我们实际所需更多的钱,即使它派不上用场,但我们也需要它静静躺在户头上。唯有如此,才能稍稍有些安全感。


《自我的追寻》

作者:  [美] 艾·弗洛姆 
译者: 孙石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很多人可能都看过这样一副印象特别深刻的漫画,其中两位老年人有这样一段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这个漫画至今印象深刻。并非鼓励没有节制的超前消费,只不过想说我们很多人需要进化自己对钱的认识。


很多人对钱的认知超越了“工具”,所以为了省下这个“工具”才会产生诸如逃票、闯红灯、大费周折在旅途中辗转颠簸的行为。甚至过分赋予金钱和地位、优越感之间的关联。你一定想过的生活和金钱有什么关系:钱是生活的基础,钱能影响你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钱没办法决定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下的这一刻,你永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另一种生活。


如果凡事要等到攒够钱,安排好一切,把生活像是升级打怪一样凑够装备再去追寻,那么看着别人成功再来后悔就显得可笑。更何况,生活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如果赢得了钱,但年华已逝,快乐也来得不那么痛快了。

 

 

怀疑生活的可能性

大概因为自己永远也做不到

 

这世界上存在月薪两万或者更少就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的人吗?从评论来看,留言的人大部分持怀疑态度。而你是不是那个只顾着怀疑“不可能”的人?


相比于这个故事,评论中弥漫的是一种更为可怕的思维: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看到的绝大部份情况是不可能,所以不相信有人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而这种怀疑怎么看都透着一股绝望。保罗·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里指出有一种焦虑就是“绝望”的怀疑。这种怀疑否认一切正当行为和思维的可能性,人们像是被驱逐到沙漠中一样,他们体验过焦虑和绝望,所以就试图用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的蔑视态度对待一切的可能性。正因如此,才有“怎么可能”、“肯定是假的”之类的言论滋生,他们用言语占领立场,一种可以对自己自圆其说又可以说服他人的立场。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标准在提醒别人“这不可能”。

《存在的勇气》

作者: P.蒂利希 
译者: 唐蓓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归根结底,相比于月薪两万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更刺痛大家神经的是为什么自己即使有这样的条件也过不上这样的生活。这种焦虑和绝望不仅在这个故事里,在很多类似的故事里,在大多数网民的评价里都被证实。他们一方面在评论中表达对自我现状的不满,承认在这场选择生活的行动中自己失败了,同时他们也将这个失败的后果直接推己及人。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告诉我们,生活水平必然按照某种标准和金钱息息相关,他们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前途,都要看我们的物质效果而定。可是这恰恰说明,那些只有长期空虚,对创造性,对自己和他人缺乏信心的人,才会如此不安和绝望,甚至失去获得物质目的的能力。


将金钱作为选择过什么生活的前提的人,大有人在。可怕的是,即使当我们有一天满足了选择的金钱条件可是我们已经失去相信可以选择生活的能力。正如弗洛姆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一群盲从的人,相信我走的道路一定会导向一个目标,因为我们看见其他人都走这同一条道路。我们置身于黑暗中,我们之所以保持勇气,是因为听见每个人和我们一样地吹着口哨。”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是否其中有些人只是因为害怕而把口哨吹的如此响亮。


而那些不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人,大概自己也永远做不到吧。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蛀牙;编辑:走走。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王者荣耀 | 空巢青年 | 宗萨仁波切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山寨《人类简史》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养猫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2084 | 婚外恋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朋友圈 高房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心灵鸡汤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